<pre id="wmgbx"></pre><acronym id="wmgbx"></acronym>
<p id="wmgbx"><nav id="wmgbx"><small id="wmgbx"></small></nav></p>
<pre id="wmgbx"></pre>

  • <pre id="wmgbx"><strong id="wmgbx"><address id="wmgbx"></address></strong></pre>
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教師風采 > 名師薈萃
    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新教師發言——張燕平
    發布日期:2021年9月1日 來源:宜昌歐陽修學?!¢喿x1133次

      各位老師,各位同學:

          大家好!今天,作為新老師站在宜昌歐陽修學校發言,面對新的面孔,憧憬新的學期,一切都是新的,對于新七年級和新高一的同學而言,今天,還意味著新的人生階段的開始。借著這個有儀式感的日子,我想來為同學們解讀一下“新”這個字。

      甲骨文中的新,左邊是辛苦的“辛”,作為聲旁,右邊是斤,原意是砍柴用的斧子。說文解字里新字的造字本義是用鋒利的刀斧將原木劈成兩半,備作柴薪。原木的表皮褶皺又灰暗,而劈開后的木心平滑又明媚,氣息清新怡人;不僅如此,人類因學會用利斧伐木,更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生活:學會建造木屋,制造木舟與洪水抗爭、砍伐森林開墾新土地播種糧食。慢慢地,新,作為用利斧砍伐原木的本義逐漸弱化,更主要的是作為一種精神面貌存在著,像遠古人類那樣吃苦耐勞,開辟世界的創新精神。
      商朝的開國君主商湯在自己洗臉的盆子里刻下“日日新,又日新”的銘文提醒自己每天都要把自己的臉洗干凈,這樣堅持,一天天才會有新的精神面貌。我們也一樣,每天學習,用知識刷新眼界,天天更新,年年進步。
      “溫故而知新”,孔子從新舊的辯證統一關系講了學習的方法,即溫習舊的知識才能獲取新的知識。知識的生命也在不斷反復中得以延續和豐富。
      從“劈柴”到“開創”,再到改變得更好,“新”字用它的演變歷程詮釋一個不變的真理:美好的生活是靠不斷創造的!
      因為時間的阻隔,讓當今的我們感覺離手握利斧的遠古人類很遙遠;然而,吃苦耐勞,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又把遠古的祖先與當今的我們緊密相連,新時代環境下,新的學習生涯中,我們應該接過祖輩的利斧,披荊斬棘,一往無前,繼續豐厚“新”的意涵,把“新”的精神發揚光大。

      最后祝愿所有的老師與同學都能擁有祖輩的利斧,“日日新,又日新”!
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張燕平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1年9月1日

      
    聯系方式: 0717-8862018 / 13477182757   jinhaixuexiao@yahoo.com.cn
    學校地址:宜昌市峽口風景區南津關路45號  郵 編: 443000
    Copyright 2001-2023 宜昌歐陽修學?!?  鄂ICP備15017452號-1
    技術支持: 宜昌市五環計算機網絡有限公司
    91桃色无码国产在线观看二区